• 起源探索阶段(1900-1940年):1903年,德国发明家阿尔伯特·汉森率先在电话交换系统中使用“线”概念,这是现代PCB制造的原型。1925年,美国的查尔斯·杜卡斯在绝缘基板上印刷电路图案,然后通过电镀建立布线导体,从而产生了“PCB”一词。1936年,奥地利人Paul Eisler在他的无线电设备中使用了印刷电路板,这是与今天的印刷电路板最相似的方法。
• 初始发展阶段(1940年代至1950年代):1943年,美国人在大量军用无线电中使用了PCB技术。1947年,环氧树脂开始用于制造基板,而NBS开始研究使用印刷电路技术的线圈、电容器、电阻器等制造技术。1948年,美国正式承认PCB的发明用于商业用途。20世纪50年代初,铜箔蚀刻成为PCB制造技术的主流,开始生产单面板。1953年,摩托罗拉采用电镀通孔法开发了双面面板。
• 快速发展阶段(1960-2000年代):20世纪60年代,实现了孔金属化双面PCB的大规模生产,多层印刷电路板开始出现。1960年,V.Dahlgreen生产了柔性印刷电路板。20世纪70年代,多层PCB迅速向高精度、高密度等方向发展。20世纪80年代,表面贴装印刷电路板(SMT)逐渐取代插入式PCB成为生产的主流。20世纪90年代,表面贴装技术从平面封装(QFP)发展到球栅阵列封装(BGA)。21世纪,以有机层压材料为基板的高密度BGA、芯片级封装和多芯片模块封装印刷板经历了快速发展。
PCBA是在PC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它的发展与PCB的发展密切相关。早期,PCBA主要通过手工焊接或插件将电子元件安装在PCB上。随着PCB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表面贴装技术(SMT)的发展,PCBA的生产过程逐渐实现自动化和规模化。20世纪90年代以后,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、高性能方向发展,PCBA也向高密度、高精度、高可靠性方向发展。分层印刷电路板等技术出现了,与此同时,PCBA测试和质量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。